5月26日晚,贺州公司党史教育特色课《百年风华正青春》第四专题——“命运抉择,正道沧桑”在学校地方民族文化研究中心一楼报告厅进行授课。本次课程共分为“为有牺牲多壮志”和“敢教日月换新天”上下两篇,讲述了在抗日战争后,面临着国外资本主义势力的压迫和我国国民党悍然发动的全面内战,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并改变中华民族命运的故事。课程由suncitygroup太阳集团经理吕途教授及其课程团队成员进行授课。

图为上课现场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朗诵者们以其铿锵有力的声音、充沛饱满的感情为在场的师生们深情朗诵了《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展现了人民解放军彻底打垮国民党反动派的决心和解放全中国的必胜信心。

图为诗歌朗诵
吕途教授用问题导入的形式向同学们简述了“解放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所指代的时期的差异。从政治上、军事上为同学们详细梳理了解放战争时期的历史脉络,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在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政策和行动使党和人民的联系更加紧密,为中国共产党夺取全国政权的胜利奠定了重要的基础,由此引出课程内容。
在上篇“为有牺牲多壮志”中,覃康聪老师以《弥天大勇,化危为机》为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苏联等国家和国内蒋介石政府对于战后中国的敌对政策进行深入的分析。讲述了在面对内忧外患的处境,中国共产党人为了争取和平、反对战争,不顾危险前往重庆与蒋介石就中国未来的发展前途、建设大计进行会谈的故事,让师生充分体会到中共领导人英勇无畏和敢于担当的精神。

图为覃康聪老师讲课
吕途教授以《挺进中原,强渡长江》为题,将人民解放战争分为战略防御、战略反攻、战略决战和战略追击四个阶段,讲述了在敌强我弱的严峻形势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在战场上凭借着正确和清晰的战略,英勇作战,推翻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取得了革命的胜利,为建立新中国奠定了坚实基础的斗争历程。向师生展示了中国共产党人为争取全中国的解放和人民的解放奋力拼搏、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和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

图为吕途教授讲课
在讲述下篇“敢教日月换新天”前,表演者演绎了《英家起义》情景剧,生动再现了广西起义第一响枪声的故事。之后王炳晨老师为同学们简述了“英家主义”的抗战故事,指出英家武装起义打响了解放战争时期广西地下党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歌颂了在“英家起义”战争中凝结的“坚定信念、联系群众、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革命精神。

图为王炳晨老师讲课
歌舞剧《绣红旗》刻画了身陷魔窟心向党,狱中含泪绣红旗的党的儿女对党一片赤诚的动人情景,赞颂了党的儿女对祖国至纯至深的爱和对祖国美好未来的殷切期盼。

图为歌舞剧《绣红旗》
刘洪老师以《丹心永驻,红岩不朽》为题,引用了中国共产党人“舍小我,成大我”的英雄事例向同学们展示“红岩精神”的深刻内涵。并借助“红岩精神”的内涵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当代青年的寄语,提出新时代青年要继承和弘扬红岩精神,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情怀,激扬凛然斗志,担当时代责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

图为刘洪老师讲课
李锐锐老师以《蓝图初绘,进京赶考》为题,向同学们简述了七届二中全会的开会背景、内容和开会的会址——西柏坡,阐述了西柏坡精神的内涵和实质。结合1949年党中央将离开西柏坡的场景称为“进京赶考”的故事,向师生们详细解释了“进京赶考”的深刻内涵,同时,引用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的讲话内容鼓励在座员工,“赶考”永无止境,面对长期和平环境的考验,更要积极进取、不懈奋斗,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以饱满的姿态拥抱明天的梦想。

图为李锐锐老师讲课
吕途教授以《协商建国,人民新生》为主旨进行课程总结,他分享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作用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经验,表示为了实现初心和使命,实现始终坚持的理想和主张,中国共产党进行了前赴后继的不懈奋斗,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作为新时代的青年,要继承和弘扬革命精神,深刻感悟革命精神的思想伟力,为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开辟新的道路。
课程最后,现场师生高唱国歌,在激昂的歌声中结束了本次课程。
20级历史学专业的韦楣在课后讲到:“通过今晚的课程,我想到了革命先辈们以牺牲自我换来我们今日的幸福,他们热爱祖国的心,不屈不挠和勇于担当的精神值得我骄傲与学习,我会好好继承与弘扬革命先辈的伟大革命精神,努力学习,为我亲爱的祖国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19软件工程2班黄智飞谈到:“课上讲述了中国共产党革命的曲折道路,我印象最深刻的还是英家起义,打响了广西武装革命打一枪,而且这真真切切的就发生在我们贺州,这次党史课刷新了我对贺州的认知,这里的历史背景远比我想象的浓厚,在大学期间,我会探索更多贺州的历史,努力学习,并与那些对贺州历史不了解的同学进行分享。”

图为集体合影